新规不断出台,多部委齐抓共管
2013年春节之后,社会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度明显提高。2月下旬至3月,环保部开展了“华北平原排污企业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”,检查涉水排污企业25875家,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58件,其中,对88家企业处以罚款,总额达613万余元。
5月,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表示,环境保护部决定成立“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”,推动关键技术的创新、转化,同时承担领域内技术咨询与服务。
6月底,水利部也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在农业、工业、建筑业、服务业及城镇生活五大领域加快制定各行业用水定额指标。这意味着2012年推行至今的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将落到实处。
工业是“用水定额管理”的重点领域。目前工信部正在出台《国家鼓励的重大工业节水工艺、技术和装备目录》,用于指导推动工业各领域特别是五大高耗水行业的节水进程。
公众参与:水资源保护的有生力量
6月中旬,天津环保志愿者赵亮和另外几个志愿者,沿着引滦入津明渠考察了几天,发现一些河段垃圾漂浮、污水直排。天津市水务局在回复赵亮的信息公开申请时表示,目前,天津已经组成了8个清整打捞小组,对库区水面、入库河流、沟道中的垃圾进行全面打捞清理,制定了《引滦入津工程水环境保护常态化管理实施方案》。
2013年2月15日起,环保志愿者陶海军在微博上征集“全国水污染”的照片。3月8日,他发起了“保卫母亲河,你我他行动”,倡议公众“随手拍”身边的污染河流,并将清晰照片交给他统一发布。此举吸引了大量环保志愿者的关注和支持。
内蒙古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。因此,内蒙古规定除食品和制药行业外,禁止使用地下水建设高耗水工业项目;工业企业的设备冷却水、空调冷却水、锅炉冷凝水应当循环使用或者回收利用,不得直接排放。
今年5月,在内蒙古阿拉善盟,腾格里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康建军明确表示,园区内在产的11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停产治理,对限期治理不达标的企业正依法进行停业、关闭;湿地保护区内15家企业6月底已经完成拆迁。《腾格里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方案》随即制定,今后将在园区开展废气、废水和固废综合治理工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