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3-07-22 来源:济南时报
喝到地下水是济南市民的期待。地表水的“昙花一现”令爱泉的济南很不舍,于是济南市启动了在强渗漏区域实施地表水转换为地下水的计划,让更多的地下水能够“进城”供给市民饮用。
地表水如何“变身”地下水?被污染的河道如何保证地下水的水质?地下水进城又将如何改变城市的供水格局?尽管市民期待喝上地下水,但地下水“进城”,没那么简单。
【纠结】
饮用?保泉?
济南的地下水该用来饮用,还是用来保泉?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已。
曾经因为地下水的疯狂开采,趵突泉停止喷涌。为了保泉,济南禁止开采城区内的地下水,只保留部分工业用水的自备井,封井保泉。然而这一举措却又引来了老济南人的质疑,“世世代代喝泉水,喝不到就是觉得别扭”。
喝到地下水再次成为市民的期待。济南市也不忍辜负市民的期望,实施了济西二期供水工程。济西二期有着济南史上最长的供水路线,从长孝水源地到济南市区长约40.17公里,每天供水5万立方米,供经十西路、经十路南北两侧10万居民饮用。
尽管如此,地下水“进城”后,是与城市供水管网连在一起,市民也难以喝到十分纯正的地下水。
【变身】
强渗 入地
地表水如何才能渗入地下?尽管很多人知道利用的是河道的“强渗漏带”,但地表水“变身”,却并非易事。
目前,济南市政部门实施的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的工程有9个,今年正在实施的有沿黄抽水试验及侧渗水利用工程、玉符河杨台村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工程、西关水源地供水工程、鹊华水厂—玉符河补源管线及泵站建设工程、凤凰路输水管线及泵站工程。
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的工程并不是将卧虎山水库、黄河中的水直接灌到地下,而是在强渗漏区兴建塘坝和渗漏水库。施工前,施工人员会首先隔断库区的水体污染,并在水库的库底采取自来水的净化工艺,确保渗入到地下的水是干净的。
实际上,地表水转换成为地下水的工程早已在国内外有成功案例,济南市并非首次“尝鲜”。济南南部、东部总共约有20多个强渗漏区,也为地表水转换地下水提供了可能。
【期待】
进城?挺难!
地表水转换地下水成功后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更多的地下水将“进城”。
目前,鹊华水厂至玉符河崔马庄饮水补源管线、玉符河杨台村等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工程、沿黄抽水试验及侧渗水利用工程、西关水源地供水工程均已经开工。
西关水源地的工程计划今年10月份完工,届时将会利用济西二期现有的输水管道向市区输送优质地下水,每天将有10万吨优质地下水直供市区。
济南市目前每天供水总量70万立方米左右,地下水比例占到5%,等西关水源地供水工程建设完工通水后,地下水比例预计将提高到15%,但是要济南市民全部喝到地下水,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。
相关新闻
如何“洁身”———
铺下“隔离带”脏水难下渗
不少市民提出疑问,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的过程中,如果地表水被污染,地下水的水质如何保证?
南部山区附近石灰岩较多且集中,形成了良好的渗漏区,再加上玉符河、腊山河、兴济河、大辛河等上游河道具有的强渗漏功能,省城南部、东部约有20多个强渗漏区。
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了保证水质,强渗漏区域将实施截污整治,中水也不可以排放。在强渗漏带的河道下方,除了采取水质净化的工艺外,还会铺设一道“隔离带”,即人工干预层,用活性炭等物质实施“拦截”,防止污水下渗影响地下水水质。 |